登录 |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蒙山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0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蒙山文化] 地名故事|水閗渡与水秀村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复制链接]

372

主题

3739

春雨币

374

帖子

渐入佳境

Rank: 6Rank: 6

积分
37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6 10:37: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ANA 保留地址 来自 IA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地名故事
水閗渡与水秀村
作者:刁光全

西河镇水秀村原名水斗,因村前眉江与广朗河在古眉峡口汇合流入峡中,形似一个“丫”字形的大漏斗而得名。
唐贞观八年(634年),改南恭州为蒙州,州治从今旧县迁今黄村,水斗成为立山县与蒙州之间交通要道,在此设官办渡口。因渡口地名中有一个“斗”字不雅,以“斗”的异体字改名为水閗渡。
设于唐朝贞观年间的水秀渡口 刁光全摄

设渡口后,有人在渡口旁摆设摊点卖茶水,并逐渐有人迁来落籍居住,渡口北面发展成为村庄,以水閗渡取名水閗村。
清康熙六年(1667年),州城人黎大年捐资疏通水閗至五屯所河道,水閗渡口成为永安州至梧州水道交通北线码头,开始形成以货物集散为中心的圩市,并形成街道。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版《永安州志·厢里》记载为水闘村,街道亦改名为水闘街。
嘉庆十八年,水闘街渡口至独松渡口河段因“曲若蛾眉”,被选为永安十景之一,名为“眉江渔唱”。知州袁植修首作《眉江渔唱》诗:“夕阳红蓼满汀洲,曲曲眉江晚翠浮。何处酒酣歌水调,芦花丛里泊渔舟。”
水秀古湄峡口河面 刁光全摄

道光年间,怀集船民开始迁来从事水上运输,至光绪年间有200多艘船近2000人,民船大多停泊在水闘街旁码头,成为水面村。船民人多消费多,街道扩大,商铺增多,在码头、街头及街尾各设闸门,夜间请人打更巡夜。较大的商铺有10多家。同时还有裁缝、客栈、饮食、赌馆等多家,几个戏班在街上坐堂唱连台戏,当时东、西二乡人多来赶圩,成为水闘街的全盛时期。
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军在水闘街设营,清军的文书奏章以“闘”的谐音写成水窦村,此后便沿用水窦地名。
清同治元年(1862年),时任平乐协副将的陈培桂捐资将水窦渡改为义渡,将渡口移至下游约100米处,在庙口垌购置五亩渡田,并在渡口南头建凉亭。后蒙立群为凉亭撰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在凉亭坐坐;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聊将世事谈谈。”  
水秀旧街一段 刁光全摄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重修《永安州志》时,范云梯以“水窦”谐音雅化改为水秀村。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在水秀街设邮政代办所。民国三十七年,荔浦至濛江公路建成通车,水秀街客流与货流量大幅度减少。
1952年土地改革,渡田收归公有分给贫农,渡口改为村办公助,由受益村统筹经费,适当收取外村过渡人渡钱。同时,水秀街大部分商店停业,由县供销社设水秀分社经营杂货及饮食。
1964年起船民迁回怀集,圩市逐渐冷清。1993年5月18日水秀大桥建成通行后,渡口行人更少。1999年,水秀村委会迁321国道东侧。水秀街店铺摊点迁往上山小学路口,水秀街圩市消失。
分享到:  微信微信易信易信
收藏收藏 顶 踩
上蒙山网,关注蒙山大小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 广告推广:0774-6287000
  • 微信爆料:zailehuo
  • 客服QQ:2749224308
  • 地址:蒙山县水利局对面盈全老酒馆二楼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mengshan365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Licens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774-6287000

桂公网安备 45042302000026号

QQ|联系我们|蒙山网简介|广告服务|Archiver|小黑屋|蒙山网 ( 桂ICP备18009465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