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蒙山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蒙山网 门户 查看主题

暴雨也是雨,洪水还是水 ——把灾害变成财富那才叫牛

发布者: pcsms_sVESUqnR | 发布时间: 2024-5-14 12:23| 查看数: 3267| 评论数: 3|帖子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1年郑州洪水千年一遇;23年北京暴雨140年一遇。近些年来,洪灾越来越多,损失越来越严重。年年洪水,年年灾。抗洪、救灾全国上下一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但很少看到有人参与防洪、防灾。多是灾难来时嗷嗷叫,灾难过后睡大觉。没什么人去寻找灾害频发的根源及如何预防。
    综观历次洪水,多是由山洪引发,大山因为森林稀少,留不住水资源。每下大一点的雨,雨水从没有树林的山上一泻而下形成了山洪。多股山洪汇聚在一起,就形成惊涛骇浪的洪水。古中国的天空也下雨,现在的洪灾更多,损失更严重,是因为我国森林大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山林是一个投资小,收益大,但周期漫长的项目。没有拼命的精神守不好一座山林。农村山林属于“集体所有”,农村太大,党政机关都在城镇,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集体所有”变成了“集体掠夺”。砍伐森林最积极,植树造林,不知谁受益的事,就没有什么人愿意干了。
等待森林这个自然水库的形成,不是一年半载的事。修一个防洪水库,却是十天半月就能完成的事。防洪水库,不仅能留住宝贵的水资源,减少洪灾的发生,并能减少水土流失,还能发展养殖、林木、果蔬等产业。水是生命之源,把水留住,就是把希望留住。建一个水库,就是造一个聚宝盆。森林里建水库,万一森林发生火灾时,还方便救火。
大修防洪运河,把洪水导到沙漠里去,把南方的洪水导到缺水的北方去。洪水不仅仅是因为暴雨,更是因为水流不畅。山区建水库把洪水堵住,平原建立四通八达的防洪运河,构建全方位的防洪体系,把洪水流到更需要它的地方去。
    中美贸易战,中欧关系紧张,外向型经济越来越难。发展环保经济,大修防洪水利工程,加大内循环,提振消费,刺激经济增长,让中国再一次腾飞。
   抗灾、救灾是英雄,防洪、防灾更是好汉。暴雨也是雨,洪水还是水,把灾害变为财富那才叫牛。变灾为宝,向洪水索要财富,在高科技的今天,完全能够实现。
  笔者:谭树如 电话:18024383163, QQ:877538663。赠送《环境保护活动计划书》

点评

海!外直播 bitly.net/gggii 禁闻视频 bitly.net/4qqqq 这台湾的蔡英文把执政党赶下台在赵国是颠覆国家政权罪的行为,看来全国媒体都要对台湾大选和蔡英文要好好批判一番...呵呵  发表于 2024-5-31 07:43

最新评论

pcsms_sVESUqnR 发表于 2024-5-20 11:54:26
环保应当视为产业来经营
小时候,政府部门在我们村组织过多次植树。如果那些树能活到今天,三四十年了,一棵杉树可以卖到四五百元,1.5平方米一棵杉树,一亩可产四百多棵;只要植一下树,前几年花点精力除一下草,后面根本不用花时间管理。三十年后,每亩收益一二十万人民币,真正花费的时间,还不到十天。算上防止水土流失,为人类提供新鲜空气。树林就是一个投入极少,产出巨大的聚宝盆。
多次植树,我们村的山还是光秃秃地。因为山地是集体的,没有人愿意主动植树。党政机关都在城镇,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集体所有,就是集体掠夺。植树只是一个形式,只种不理,只见植树,不见成林。树木成林要一二十年,成林后价值高,盗伐一片森林很容易,不拿出搏命的精神,守不好一座山林,农民只有对待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才会加倍珍惜。
《日本木材出口量达到历史新高,主要销往中国》,日本那么小,人口密度超过中国,地处地震、台风多发地段,却有大量木材出口到中国。日本是一个森林国家,每一个山林拥有者是在为自己,为子孙管理山林。
电视剧《陆战之王》,剧情是好,看得打鸡血。但也看得泣血,背景那么多山,一林难求。军营一般都是建立在比较偏僻的地方,连军营所处位置都是一林难求,其他的地方更是可想而知。如果中国是一个森林国家,山林将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不仅能直接提供大量的木材,更会让环境灾难减少很多。
总喊着爱国,有国才有家,但国也得爱国里面的家。中国是由14亿中国人组成的一个国家,一个没有强制权力虚拟的集体把持着山林、田地,而真真实实的人类却是看客。没有人发自内心地去守护山林,形成一种集体掠夺的局面。
当年的大集体,让国家经济到了破产的边缘。人类首先是自私的,只有在满足个人意愿下,才会关心大家,关心集体。要做好环保,唯有把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统一起来,让每个公民为自己植树,为儿女奋斗,才能创建一个森林国家。
喊口号,不如给政策,搞好环保,把环保视为一种产业来经营。环保产业,收益慢,却是投入小,收获巨大的产业。不讲奉献,只讲利益,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让公民获得直接利益,环境自然就变好了。

笔者:谭树如 电话:18024383163, QQ:877538663。赠送《环境保护活动计划书》

pcsms_sVESUqnR 发表于 5 天前
深化改革开放,永葆求变之心
——让农民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
我们村在长江流域,人口密度大。全村平均每人不到三分田,二分地,一亩山。这点资产对每家每户来说,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现在,极少有青壮年在家务农,多在外打工。山谷里的水田全部荒芜,唯有村屋前有水库灌溉的水田,还有老人在耕种。看着光秃秃的山,听父辈们多次说要植树,多年过去,山还是光秃秃的,只有一些野草与小树争辉。
  当年的大集体,让中国经济到了破产的边缘,改革开放,开创一代中国盛世。改革开放,说白了,就是承认财产私有,让我们自个玩。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村的“承包到户”家庭手工业作业模式,又制约了农村的进一步发展。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党政机关在城镇,农村太大,缺乏国家强权的约束,集体所有制,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变成集体掠夺。村民只想着掠夺集体资源,占集体的便宜。田地还好,山林周期长、收益缓慢,不拿出拼命精神,守不好一座山林。改“承包到户”为“农场化”、“林场化”。政府只要做好一个裁判,山中无树,找林场主的麻烦;田园荒芜,找农场主的麻烦。
  山林、田地都是财富,财富只有流通起来,才能创造最大价值。把山林、田地所有权归还给农民,让喜欢森林的,多买点山做林场主;喜欢种田的,多买点田做农场主。专业的事情,由专家来做。不要象现在这样,一个没有强制权力的集体把持着山林、田地,真正的国人却是看客。
  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什么发展,就是因为古代当权者,宁可亡国,也不可变法。邓总设计师的改革开放能取得巨大成功,就是顺应时代,拥有一颗求变的心。
  当年大量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如今踪迹难觅。现在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造成水土流失、山中无树、环境恶化的根源。解放前,长江十年一次洪水,现在年年洪水,年年灾。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再适合国家的发展。
  改革开放,就是改革僵化的体制,永葆一颗求变的心。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农村经济,大兴水利建设,让农民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
笔者:谭树如 电话:18024383163, QQ:877538663。赠送《环境保护活动计划书》
pcsms_sVESUqnR 发表于 2 小时前
产权清晰,环保得力
——建设新型农村,让农民能在农村生存与生活
小时候家里穷,放学回家后,得到山上砍柴。村里有护林员,从小,我们就跟护林员斗智斗勇。护林员只会守在重要的路口,但我们却可以抄无数的小路回家。一二个的护林员,对大多数村民来说,人数太少了。年少的我们,总能逃过护林员的法眼。偶尔被护林员逮到,乡里乡亲的,也只能教育几句了事。现在,护林员无林可护。
八十多岁的父亲说要植树,我们兄弟担心出意外,不敢答应。在外打工,没时间管理家里承包的一点山田地。给别人种,除了村屋前的一点水田外,其他的,白给人种都没人要。当年解决全家温饱的山田地成了闲置资产,卖不能卖,白送给他人或归还给集体又不愿意,只能任其荒芜。
十年树木,山林是投资少、收益大,但时间长。每家每户的几亩山,产权不分,让村民只伐不种,只种不理。提不劲来管理,掠夺完后,就任其自生自灭。
在这高度合作,机械化、专业化作业的年代,把山田地所有权归还给农民。人只有对待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才会倍加珍惜,大不了卖给愿意珍惜的人。现在农村承包到户的作业模式,想种田的,家里那么一点田产,没法种。虽然有土地流转的政策,但只要有一二个人说不,流转来的土地就不好种。不是自己的财产,流转到手后,只会想着财富最大化。租的田地,不确定因素太多,没办法做到长期规划。
田地还好,山林收益缓慢,树木一旦成林,价值变高,就被不少人惦记。长成一片山林千难万难,盗砍一片山林很容易。看新闻、纪录片,背景一林难求。没有拼命的精神,守不好一座山林。山林集体所有,成了集体掠夺。
山林,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实施林地私有化与可流通化,以种植经济林木为主。一定年限后,在保证水土不流失与国家许可的条件下,分片采伐。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林地国有化,实施封山育林。
农村的事情,让农民自己作主。产权清晰,环保得力。用规模化、机械化、农场化、林场化发展新型农村。让部分农民能体面地在农村生存与生活,不要只依靠出外谋生。

笔者:谭树如 电话:18024383163, QQ:877538663。赠送《环境保护活动计划书》
    联系我们
  • 广告推广:0774-6287000
  • 微信爆料:zailehuo
  • 客服QQ:2749224308
  • 地址:蒙山县水利局对面盈全老酒馆二楼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mengshan365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Licens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774-6287000

桂公网安备 45042302000026号

QQ|联系我们|蒙山网简介|广告服务|Archiver|小黑屋|蒙山网 ( 桂ICP备18009465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