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网

标题: 失眠人有救了!我国科学家发现生物钟紊乱原理 [打印本页]

作者: 蒙山县科协    时间: 2023-6-15 17:20
标题: 失眠人有救了!我国科学家发现生物钟紊乱原理
“今天我一定要早睡!”
你是不是每晚都立下这个flag?
许多人开始琢磨
调节生物钟的方法
有人早早就上床睡觉

也有人开始吃保健品、药物


甚至还有人参考
出国倒时差的方法
直接通宵不睡
到第二天晚上再“睡个痛快”

但实践证明
这些都只能“治标不治本”!
毕竟生物钟难以改变


昼夜节律,俗称“生物钟”
是生物为了适应地球自转
产生的昼夜更替
而形成的一种节律性生命活动规律
一旦形成
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好消息是
近期我国科学家对生物钟的研究
取得重大突破
发现了导致生物钟紊乱的原理
工作日睡不醒、周末睡不着的你
或许“有救了”!

来源:摄图网

我国科学家发现生物钟紊乱原理

生物钟是一个神秘而无形的东西,人类对它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颁给3位研究生物钟分子生物机制的科学家,他们从基因层面证实了生物节律是如何运行的。

但是,生物钟是如何维系、调节的,此前并不清楚,在搞清楚它的原理之后,我们才能在生物钟紊乱的时候介入干预、对症治疗。

我国科研人员经过不断探索,发现了导致生物钟紊乱的原理,有望研发调控生物钟的临床用药,改善相关人群失眠、代谢紊乱等症状。

北京时间6月2日凌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了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李慧艳研究员团队和张学敏院士团队合作在该领域取得的重大原创性突破。

他们发现,大脑视交叉上核(SCN)神经元的初级纤毛是调控机体节律的细胞器,揭示出“有形”生物钟的存在及其节律调控机制。
据李慧艳研究员介绍,大脑视交叉神经上核区域就是昼夜节律的指挥中枢,又称“中枢时钟”

神经细胞纤毛如同天线一般,每隔24小时会伸缩一次,就像时钟上的指针,通过它可实现节律调整和时差调节
生物钟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无形的“时钟”,而此次发现伸出细胞表面呈现“天线”样的初级纤毛,呈现了节律性变化,指示着生物钟是一种有形的、可视化的内部时钟

解密!原创性发现!

研究中,科研人员
通过对大脑SCN区纤毛结构的
连续观察
惊奇地发现了
纤毛节律性变化的特殊现象
揭示出纤毛具有节律调节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
纤毛能带动细胞间同频共振
最终实现机体内部节律的一致性

李慧艳表示
我们发现纤毛
是实现生物钟同频共振的细胞器
利用这一发现就可以调控生物钟
在节律紊乱时
可以把它关掉,全部清零
这时候外界再给一个新的节律
我们的身体就可以立即建立一个
新的、与外界完全同步的、
稳定的、健康的节律
(网络配图)

全球大约1/3的人存在节律紊乱问题,表现为睡眠障碍等症状。由于缺乏对生物节律调节机制的认识,当前国际上尚未能研究出基于生物节律的有效治疗药物。此次有关生物钟的重要发现,也是我国脑科学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

你的生物钟还好吗?
评论区聊聊

来源:大众科普综合自央视新闻、军事医学研究院、北京日报、深圳卫健委




欢迎光临 蒙山网 (https://www.mengshanwang.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