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网

标题: 多次检测才“显阳”?核酸检测还能信吗?专家解答 [打印本页]

作者: 蒙山县科协    时间: 2021-1-16 15:11
标题: 多次检测才“显阳”?核酸检测还能信吗?专家解答
近日
多个确诊病例出现
多次核酸检测才“显阳”的情况
引发大家关注
1月4日,大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有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做了11次核酸检测最终才检测出阳性。

1月13日,石家庄新增确诊病例中,有两名病例第6次核酸检测才显示阳性。
1月12日,石家庄一名1岁男童第5次核酸检测才显示阳性;同日公布的一位66岁确诊病例,曾5次核酸检测阴性。

对于这样的情况
不少人都感到疑惑和担忧
身边会存在“假阴性”病例吗?
核酸检测结果还能相信吗?
来看专家解答

为何多次核酸检测才“显阳”?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感染者或是病人从暴露感染到病毒开始排毒,专业上叫“强隐期”,而无症状感染者排毒专业上叫做“前隐期”,也可以叫实验室检测筛查的窗口期。

在窗口期期间,检测很多次都可能检不到阳性,但到前隐期末就会检出阳性,这个现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来源:央视新闻

石家庄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所所长高伟利解释说,造成该现象的原因较多,最主要的是呼吸道分泌物的排毒量。高概率是该名病人每次呼吸道排毒的量非常少,所以不容易检测出来。其次采集标本、运输标本的规范化程度、检测时间、实验室操作规范化程度等均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表示,在聚集性疫情中,一些确诊病例需要多次核酸检测才能被发现,一是感染者的潜伏期不同,潜伏期前期的一段时间无法测出病毒;二是病例被病毒感染的部位不同,如果被病毒感染的部位在下呼吸道深处,取样较困难。

采样的准确率还与个体差异有关

新冠病毒一般在96小时内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被发现,可通过鼻咽拭子采集标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其中,从感染后到能够检测出来的窗口期可能会出现个体差异,不排除少量患者的窗口期确实比较长
来源:河北日报

目前看来,确实有感染者在上呼吸道提取不到病毒样本的情况,这类患者可能已经出现肺炎症状,则需要通过支气管镜采集下呼吸道标本(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临床上,重症病例会优先采集下呼吸道标本进行检测,这也是为什么对重点人群进行多轮采样的原因

核酸检测结果还能相信吗?

专家表示,从技术层面来说,核酸检测是一个多环节的工作流程,整个检测包括采样、运输、灭活、核酸提取、PCR反应等,任何一个环节的错误操作或试剂、设备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样本“假阴性”或者“假阳性”
来源:河北日报

作为新冠病毒诊断金标准,核酸检测发挥着重要作用,真正传染性强的感染者,如潜伏末期及发病初期患者,咽拭子95%以上均为强阳性,他们的病毒载量很高,是不容易被漏掉的,甚至在唾液中就能检测出阳性。

特殊病例的出现并不影响核酸检测作为新冠病毒诊断金标准,普通民众不必担忧,尤其是中低风险地区的民众,只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居家隔离和个人防护,可以有效控制疫情传播。

来源:综合自央视新闻、河北日报、界面新闻





欢迎光临 蒙山网 (https://www.mengshanwang.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