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网

标题: 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专题|视力表为什么用字母E? [打印本页]

作者: 蒙山县科协    时间: 2020-10-28 09:01
标题: 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专题|视力表为什么用字母E?
每次体检检查视力时,我们都要用到视力表。那么作为好奇宝宝的你,一定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视力表一定要用“E”呢?

首先要搞清楚
“E”视力表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在用
比如美国现在沿用的
“Snellen chart”
它是由各种拉丁字母组成的
是最初版本的视力表
(网络配图)

日本采用兰德特环行视力表
又常被叫做“C表”
“C表”也是我国招收飞行员的采用标准

(网络配图)

我国为啥非要用“E”视力表?

我国选用“E”视力表,主要是适用于无法顺利阅读拉丁字母的人群,比如非常幼小的婴儿。同时还适用于母语不使用字母表的人群,比如我国大部分人群。

我们平时所说的测视力,其实是检测眼睛看远处的能力,其准确定义为:测定能够认识其形状的最小视网膜上的成像

(网络配图)

“E”视力表是根据视角原理设计的,用公式表达即V=1/a表示视力,a表示视角。正常情况下,人眼能分辨出两点间最小距离所形成的视角为最小视角,即一分视角。在5米距离处,10行“E”字上下两横在视网膜上的投影正好是一分视角。三划等长的“E”字,其每一个笔画或空隙均为正方形的五分之一,相比较起来,这个“E”字更加符合严格的视角分辨率设计意义。

(网络配图)

“E”视力表还有一个好处,它具有一定的栅格结构,这对于测试散光有一定帮助。比如某人能清楚地辨认左右E,但是上下E却辨识困难,就可以合理怀疑他可能有一定度数的散光。

但“E”视力表也存在一定缺陷

例如,“E”视力表的大视标个数较少,仅1~3个,对患有明显影响视力的眼病,如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患者的视力变动难以进行评估。

“E”视力表的视标之间距离不等,拥挤效应不一致,影响弱视儿童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每行视标数不同,影响测量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温馨提示:
注意保护眼睛
别整天窝在床上刷手机哦!


来源:综合自新华社、科普中国





欢迎光临 蒙山网 (https://www.mengshanwang.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