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网

标题: 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专题|喝水也能中毒?速看~ [打印本页]

作者: 蒙山县科协    时间: 2020-9-15 09:09
标题: 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专题|喝水也能中毒?速看~
只要你不舒服了
总会有人跟你说
“多喝热水!”


喝水虽好
但千万不要贪多
水喝太多也有危险


01
空腹一次性喝了3000毫升水
女子抢救4小时后才脱险
据林女士介绍,在进行两癌筛查时,需要憋尿做B超,于是她空腹一次性喝了3000毫升水,这相当于5.5瓶大瓶装的矿泉水
(网络配图)

做完B超后回家,中午吃饭时林女士开始恶心呕吐,手脚抽搐。家人以为林女士低血糖,喂她喝了一杯糖水。但林女士并没有好转,反而开始意识模糊,家人赶紧将她送往龙华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检查发现,林女士低钾、低钠、低氯、电解质紊乱,颅脑CT提示脑组织轻度水肿,典型的水中毒指征,被送入内分泌科抢救。经过4个小时的积极抢救,林女士终于脱离危险,8小时后神志清醒。

02
什么是“水中毒”?
当人体摄入过多水分,容易使血液中的钠浓度降低,这样钠就“留”不住水分,导致水分流向其它组织器官,发生低钠血症。低钠血症俗称“水中毒”,第一个反应就是头脑混乱,因此“脑子进水”这句话还是很形象的。
(网络配图)

如果脑细胞吸水太多,大脑就会膨胀,此时人会感到头疼、恶心、烦躁不安、乏力等。若继续狂饮,可能会使脑组织受损,造成脑水肿,引发颅内高压、呼吸抑制、脑疝,甚至死亡。

03
普通人应该喝多少水呢?
一般来说,成人每天约需要2500毫升的水,其中约有1200~1500毫升来自日常饮水,有800~1000毫升来自食物中的水,如蔬菜、水果、米饭、肉类、豆类、奶类等食物都含有一定量的水,剩下300毫升来自体内代谢产生的水,即“自生水”。人们每天的饮水量应随气温、身体状况、劳动强度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04
掌握四原则,远离喝水“误区”
1.一次喝水量要够
一口气将一整杯200毫升的水喝完,这样才能令身体真正吸收使用,而不是随便抿一下、喝一口,这只能滋润口腔及咽喉,无法真正补水。
2.喝好水
水质要安全,否则容易伤害身体,对肾脏较弱的人尤为不利。
3.饮用温开水
冰水对肠胃产生刺激,有人甚至因此出现胃肠痉挛。
4.能“收”能“放”
上班族常会因为怕频繁上洗手间而放弃喝水,长此下去膀胱和肾都会受损害,容易引起腰酸背痛。

来源:综合自南方都市报、科普中国、广西疾控





欢迎光临 蒙山网 (https://www.mengshanwang.cn/) Powered by Discuz! X3.2